瀏覽次數:次
7月23日,記者從西安鐵路運輸中級法院獲悉:為促進社會公眾樹立野生動物保護意識、自覺抵制亂捕濫獵野生鳥類行為,西鐵法檢兩級院日前從近年審結的涉野生鳥類案件中選取了陳某危害珍貴、瀕危野生動物刑事附帶民事公益訴訟案等5件典型案例予以發布。
案例一、陳某危害珍貴、瀕危野生動物刑事附帶民事公益訴訟案
基本案情:2023年3月10日,被告人陳某與其妻子馮某(另案處理)在禁獵期攜帶粘網、鳥籠、錄音機等禁用工具,先后在旬陽市神河鎮灣寺村二組、四組公路附近架設捕鳥網獵捕畫眉鳥,其間遇他人制止并報警。經查明,自2021年5月以來,被告人陳某獵捕、收購、出售國家二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畫眉鳥共63只,價值人民幣315000元。2023年11月28日,陜西省秦嶺南麓地區人民檢察院提起刑事附帶民事公益訴訟。
裁判結果:安康鐵路運輸法院經審理認為,被告人陳某違反國家有關野生動物保護法規,非法獵捕、收購并向他人出售國家二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畫眉鳥共63只,價值人民幣315000元,情節嚴重,其行為已構成危害珍貴、瀕危野生動物罪,被告人陳某拒不認罪認罰且有同類破壞環境資源保護罪犯罪前科等情節,判處有期徒刑六年三個月,處罰金人民幣40000元,并判令其賠償生態環境損失費用人民幣18000元。
被告人陳某不服提出上訴,西安鐵路運輸中級法院二審予以維持。
典型意義:籠養畫眉鳥在中國歷史上源遠流長,通常都是出自觀賞、聽鳴和斗鳥等目的,因此畫眉鳥被大量捕捉飼養觀賞,種群數量明顯減少。為了杜絕捕捉野生畫眉鳥的行為,2021年2月1日起,畫眉鳥已被列為國家二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但獵捕、售賣畫眉鳥的行為仍屢禁不止。保護野生動物,需要社會各界的共同努力。喜歡它,尊重它,就要保護它的生存環境,維護它的生存狀態,不能肆意侵擾和圈養占有。本案的審理和宣傳,對于提升社會公眾對新納入保護范圍物種的認識、理解其生態價值具有重要警示和教育作用。
案例二、周某、龍某、張某危害珍貴、瀕危野生動物刑事附帶民事公益訴訟案
基本案情:2022年12月底至2023年3月,被告人龍某在漢陰縣附近村鎮使用電子誘鳥設備、網桿、粘網等禁用工具獵捕野生畫眉鳥77只,其中,經張某居間介紹出售給周某18只,自行出售給周某50只,出售給陳某(另案處理)2只,現場查獲7只。2023年4月7日,龍某再次攜帶捕鳥設備在漢陰縣山里獵捕畫眉鳥返回途中被當場查獲,現場查獲畫眉鳥7只。被告人龍某共計獵捕、出售畫眉鳥77只,價值人民幣385000元。被告人周某在2023年1月至4月期間,除從被告人龍某處收購68只野生畫眉鳥外,還從別處收購野生畫眉鳥22只,其中13只系經被告人張某居中介紹購買。被告人龍某非法獲利人民幣6085元,被告人張某非法獲利人民幣1705元。陜西省秦嶺南麓地區人民檢察院據此提起刑事附帶民事公益訴訟。
裁判結果:安康鐵路運輸法院經審理認為,被告人周某非法收購90只畫眉鳥、被告人龍某非法出售77只畫眉鳥,其行為確已構成危害珍貴、瀕危野生動物罪,且系共同犯罪。三被告人到案后均能如實供述自己的罪行,系坦白,依法從輕處罰。依法判處被告人周某、龍某、張某五年一個月至一年十個月不等有期徒刑,并分別處罰金人民幣50000元、40000元、10000元,判令三被告人賠償國家野生動物資源損失共計人民幣38500元。宣判后,三名被告人均未上訴,該判決已發生法律效力。
典型意義:鳥類是人類的朋友,保護野生鳥類及其棲息地,建設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永續美好生態家園是我們每個人義不容辭的義務和責任。本案準確認定獵捕者、收購者、居間介紹者的共同犯罪地位,實現對非法獵捕、收購、運輸、出售國家重點保護野生鳥類犯罪行為的“全環節、全鏈條”精準打擊,有力震懾了破壞野生動物資源的違法犯罪活動。本案的審理是法檢兩院貫徹最嚴格制度最嚴密法治的生動寫照,彰顯了法院、檢察院全鏈條打擊涉野生鳥類違法犯罪的鮮明態度。
案例三、屈某等三人非法狩獵案
基本案情:2024年,被告人屈某、蔣某、屈某某未經野生動物保護主管部門許可,在明知不能隨意獵捕野生動物的情況下,以取樂為目的使用強光頭燈、彈弓及鋼珠等禁用工具,在長安區、藍田縣禁獵區內非法獵捕8只雉雞、3只山斑鳩。經有關行政機關認定,案涉狩獵野生動物的地點為禁獵區,獵捕時間為禁獵期,使用的彈弓、強光頭燈等屬于禁獵工具。2025年4月10日,陜西省秦嶺北麓地區人民檢察院提起公訴。
裁判結果:西安鐵路運輸法院經審理認為,被告人屈某、蔣某、屈某某使用彈弓、強光頭燈等禁獵工具,在禁獵區非法獵捕國家“三有”保護動物,其行為已構成非法狩獵罪,綜合考慮三被告人自愿認罪認罰,如實供述自己犯罪事實,并主動繳納野生動物損害賠償金人民幣5400元,分別判處被告人屈某等三人有期徒刑六個月至拘役四個月不等刑罰,并適用緩刑。宣判后,三名被告人均未上訴,該判決已發生法律效力。
典型意義:“三有”保護動物是指國家保護的有重要生態、科學、社會價值的陸生野生動物。目前,“三有”保護動物名錄共計收錄野生動物1924種,包括常見的斑鳩、樹麻雀、野雞等。本案通過巡回審判的方式,在設立的秦嶺生態環境司法保護工作站進行公開審理,旨在教育廣大社會公眾,日常生活中常見的、在生活生產場所周邊經常出現的野生鳥類也是法律、法規保護的“三有”保護動物,廣大公眾基于賞玩等目的,非法獵捕野生鳥類的行為仍然觸犯法律,應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本案的審理達到了“審理一案、教育一片、影響一方”的良好社會效果。
案例四、王某非法狩獵案
基本案情:2024年3月12日至23日期間,被告人王某在西咸新區某林地內,多次使用“電貓”、獵夾等禁用工具實施非法狩獵,先后獵殺蒙古兔1只、環頸雉2只、狗獾2只、黃鼬1只。經鑒定,上述野生動物均屬于國家林業和草原局發布的《有重要生態、科學、社會價值的陸生野生動物名錄》中的野生動物。且被告人王某非法狩獵期間屬于陸生野生動物禁獵期,被告人王某狩獵地點位于禁獵區范圍內,其使用的“電貓”、獵夾為禁止使用的狩獵工具。陜西省秦嶺北麓地區人民檢察院據此提起公訴。
裁判結果:西安鐵路運輸法院經審理認為,被告人王某違反狩獵法規,在禁獵期、禁獵區使用禁用的工具非法捕獵野生動物,破壞野生動物資源,其行為已構成非法狩獵罪,綜合考慮被告人王某認罪認罰并自愿繳納生態修復金,判處被告人王某拘役六個月,緩刑十個月。宣判后,被告人未上訴,該判決已發生法律效力。
典型意義:環頸雉屬于“三有”保護野生鳥類,是自然生態系統的固有組成部分,對維持生態平衡、促進生態系統物質循環具有重要作用。案涉獵捕地點位于秦嶺北麓范圍內,大量獵捕野生鳥類等野生動物,將會嚴重破壞秦嶺的生物多樣性,致使生態失衡。本案中,人民法院依法以非法狩獵罪判處被告人刑罰的同時,檢察機關積極引導被告人主動繳納生態修復金,對于教育警示社會公眾樹立野生動物保護意識,自覺抵制亂捕濫獵野生鳥類的行為,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具有良好的示范作用。
案例五、安康市綠色秦巴環保公益服務中心訴賈某生態破壞民事公益訴訟案
基本案情:2022年3月8日,賈某在網絡上公開售賣胡兀鷲標本。經鑒定,胡兀鷲屬國家一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被稱為生態鏈的清道夫,對凈化環境、減少疫病傳播有著重要的生態作用。賈某的行為與生態環境損害有直接的因果關系,侵害了野生動物資源,應當承擔破壞生態環境的民事責任。安康市綠色秦巴環保公益服務中心提起民事公益訴訟,請求被告賈某賠償野生動物資源損失費用、生態環境損失費等費用。陜西省人民檢察院西安鐵路運輸分院、中國政法大學環境資源法研究和服務中心支持本案起訴。
裁判結果:西安鐵路運輸中級法院審理本案過程中,被告賈某表示其已充分認識到自己行為的危害性,并表示愿意賠償損失。經法院主持調解,當事人當庭自愿達成調解協議,由被告負擔野生動物損失費、生態環境損失費共計人民幣37446.32元(已履行兌現)。
典型意義:野生鳥類既是重要的自然資源,更是重要的生態資源,是自然生態系統中不可替代的重要組成部分。本案被告實施的非法出售行為為獵殺野生鳥類提供了動機和市場,其違法行為與野生鳥類資源及生態環境損害有因果關系,應當承擔破壞生態環境的民事責任。本案的審理,引導社會公眾意識到,非法出售珍貴、瀕危野生動物,無論是活體還是制品(死體),都是觸犯法律的行為。保護野生鳥類人人有責,要增強野生鳥類保護意識,自覺遵守法律法規,養成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
“5件案例涵蓋刑事、民事公益訴訟等領域,涉及危害珍貴、瀕危野生動物罪和非法狩獵罪等犯罪類型,彰顯了西鐵法檢兩級院堅持用最嚴格的制度、最嚴密的法治保護生態環境,全鏈條打擊涉野生鳥類違法犯罪的鮮明態度?!蔽靼茶F路運輸中級法院業務負責人表示,陜西作為全國野生鳥類重要的繁殖地和遷徙通道,保護野生鳥類不僅關系全省高質量發展,而且關乎國家生態安全。
近年來,西鐵法檢兩級院依法公正高效辦理危害野生鳥類刑事案件30件、民事公益訴訟案件14件,追究刑事責任50人。